6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002全讯白菜官方网站历史文化学院方辉教授《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及其文化基因》的学术文章。
全文如下: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在参观了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的当天,002全讯白菜官方网站考古专业师生正在开展章丘焦家、高密前冢子头两个遗址的考古发掘。当天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来,正在两个遗址上进行考古作业的师生无不为亲身参与到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深感自豪,备受鼓舞。焦家遗址考古项目是海岱地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项目,曾经获批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实证黄河流域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重要支撑;前冢子头遗址考古则是考古中国·海岱地区夏商周考古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实物证据。两个考古项目都从区域历史、区域考古角度,助力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这一重大历史命题的研究。因此,结合这两个考古项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体会尤为具体、深刻!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多次对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这次重要讲话首次系统阐述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再次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揭示中华文明史发展历程
考古学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指出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探源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与上述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文明具有的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其发展的连续性。一百多年来,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已经揭示出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开展的考古发掘和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揭示了五千多年前以浙江良渚古国和山东焦家古国两个原生性古国的面貌。其中,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原生型“古国”城址的代表,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山东章丘焦家遗址已发掘房址、大型贵族墓葬和祭祀坑等遗迹200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万余件,从制造工具、建设村落、营造城池等各方面展现出“文明要素齐全、文明社会开启、以棺椁制度为代表的礼制初步形成”等多重特征,有力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由生活在大汶口、焦家、岗上等遗址的先民创造的一整套“礼制”,开启了我国礼乐文明的先河。历经沧海桑田,五千多年前曾经高耸的城墙虽然只残存不足半米的墙基和城门通道,但精美绝伦的白陶、黑陶、玉器、体现等级制度的多重棺椁仍然向世人诉说着焦家古国的辉煌。尤为重要的是,由大汶口文化创造的这套礼制系统,被夏商周三代王国礼制完整继承,为我国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考古中国·海岱地区夏商周考古研究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就是从区域考古、区域历史的角度,研究三代国家由夷夏东西到夷夏融合的过程,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动因。目前正在开展发掘工作的高密前冢子头遗址地处胶河流域,是胶东半岛与内陆地区的分界线,也是王朝一体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区域,已初步揭示出作为王朝系统的周文化与东夷本地的珍珠门文化融合共生实物遗存,为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撑。
通过礼制认同达到文化认同
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质。当人类由平等社会发展到复杂社会,需要有一定的强制力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惩戒,由此产生了最早的社会准则、法规、制度,其核心就是王权。在我国,用于维系、支撑王权合法性的信仰体系就是礼乐文明。精英阶层通过不断的、季节性举行的礼仪乐舞活动,表达对天地山川圣灵的敬畏之心,通过反复再现、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达到凝聚族群向心力、强化文化认同感的目的。这些礼乐仪式随着文字体系的成熟而发展成为典章制度,即礼制。
中华文明连续发展这一突出特征,是有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基因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有很多,学者们已经做了若干归纳。从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分析来看,笔者认为最核心的文化基因是以祖先崇拜为基础的文化认同,其精神实质就是礼乐文明,其物化形式则是产生于史前时期、成熟于三代王朝的不同材质的礼乐器具。三代文明的一体化过程,就是礼乐文化被接受的过程,其背后体现的是祖先认同、文化认同的过程。
世界上对中华文明史进行客观评价的学者不在少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就曾说过,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且文明发展没有出现间断的国家。他认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种本领和成功经验,无疑源自以礼乐制度为核心的文化认同。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表现形式的礼乐制度,在考古学文化方面具有极高的显示度。对此,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文德安(Anne Underhill)、芝加哥费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加里·费曼(Gary Feinman)对此深有感触。长达20多年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揭示出鲁东南沿海地区上迄距今70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下至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帝国这一长达五千多年的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进程。费曼还与笔者合作发文,阐释从史前至周王朝时期各个区域不同族群通过礼制认同达到文化认同,并通过秦汉帝国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而达成文化共识的过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所指出的:“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的其他突出特性,也都以文明发展的连续性为基础。因此,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并将其发扬光大,是新时代每一位历史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skgz/bwyc/202306/t20230606_5642862.shtml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